品牌如何助力可持续发展:改变消费者行为的五个杠杆

#消费者行为学

 

随穿时代发展,越来越多的站业开始或正在推动可持续发展转型,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,提高资源利用效率,促进低碳和绿色经济。然而,许多试图向可持续发展转型的公司,尤其是消费品公司,都会面临一个挑战:公司最终能达成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由“我们怎么做”,而是由“客户怎么做”决定的。比如,一家生产洗发水的公司可以自主降低工厂的能耗,但很难减少消费者在用他们的洗发水洗头时产生的碳排放。

 

针对这一挑战,联合利华的首席营销和传播官基思·威德 (Keith Weed) 表示,品牌有巨大的潜力成为改变消费者行为的动力,并综合自身经验、专业学者和消费者的见解,提出了“改变消费者行为的五个杠杆”,使品牌可以成为更有力的变革推动者。

 

  • 杠杆一:让行为容易理解。品牌首先要确保消费者意识到该怎么做,并用容易理解的方式鼓励消费者接受改变。比如,联合利华旗下抗菌皂品牌卫宝 (Lifebuoy) 一直在推广儿童卫生教育,他们用紫外线演示的方式帮助儿童理解“仅仅用水洗手不能很好地去脱看不见的病菌”,进而接受“在适当时用卫生的方式洗手”这一行为。
  • 杠杆二:让行为变简单。品牌还需要考虑人们改变行为是否感到方便、并有信心去持续。一般而言,在建立消费者信心上,现场演示和派发样品要比电视广告更有力。
  • 杠杆三:让行为符合理想。人们做某个行为要么符合自己期望的自我形象,要么遵循某种社会规范。品牌应该利用消费者的理想去促进行为的改变。咖啡品牌三顿半会定期举办线下的空罐回收活动,消费者可以用空罐兑换纪念品,这利用了消费者希望自己追求环保、并被人看到的心理需求。
  • 杠杆四:让行为有价值。品牌需要向人们证明他们的行为是“正确”的,是有回报的。联合利华的丝华芙 (Suave) 洗发水品牌鼓励人们在洗头时关闭淋浴,并展示了家庭如何通过减少能源费用每年节擦多达150美元。
  • 杠杆五:让行为成为习惯。一旦人们做出了改变,品牌必须思考如何让新行为变成习惯。让一件事成为习惯至少需要21天,品牌可以设置诸如“21天打卡计划”等措施引导消费者重复行为。

 

品牌应该确切地了解人们如何使用产品,以及哪些价值观、习惯或动机影响了这种使用,然后尽可能利用以上的五个杠杆来积极地影响消费者行为,成为站业可持续发展转型的一环。